那个姑娘,很拘谨,很小心,有些防备交谈,好像生怕别人窥见了她隐秘的心思。三年前,我只记得她如是模样,或许在过来青荷之前她已经包裹过自己了,只学乐器,不谈生活,更不会打开自己,教与学,只在课堂四十五分钟之间。来去匆匆,除了一声:先走了,再见。这是一句礼貌的交待,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后来她什么时候停止学琴的,我都未曾察觉,和青荷的大多数学员不一样的她,把自己看得太紧,把身边的人拒绝得太远,甚至很少有机会透过她黑色小边框眼镜后那双明亮眼眸里的盛装的情绪。
一个周末的早上,光鲜明媚的她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一次,我看清了她眼里的内容,那里有欢迎阅读的神情。一开口,原来她的语调可以这样洪亮,“好久不见,我又回来啦!之前学得好多都忘了,现在有没有老师得空,我想重新出发。”一时还不太适应这样的转变,总觉得不甚习惯。在那个小小的接待室里面,我跟她沟通了很多,健谈程度远远超过了我,说了她的近况,还问候了这么几年没见的老师和我的情况。我发现这个女孩明亮了好多,不知道为什么。
她说,曾经来学古筝的时候,是她生活和人生很苦闷的时候,那时候刚刚毕业,工作并不顺利,与人交往也很受阻,“一无所长”是她当时给自己画的一个圈,在这个圈里兜兜转转,一直走不出来。那时除了去公司熬过八小时之外,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她说那段晦涩的时间里,她的妈妈也饱受煎熬,很怕她就此封闭了自己,也怕她长期如此会真的抑郁了。母亲对于女儿总是敏感而多思的,学古筝是她妈妈给她众多选择中的一项,目的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也为了把她推出去,走向人群,去适应,去摆放自己。后来就是我所见到的那样,她遵从了母亲的建议,前提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让靠近。然而这个社会中,大家都很忙,很少有人有那份耐心去走近你,发现你,除非你自己站出来让别人注意到你。
她说当初学古筝就是她的陪伴,就是她的好朋友,所有的心事和秘密都通过练琴来对白,当然我想象不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可是她说,打开心扉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她敢于面对自己,也有勇气接触他人。极度的自尊、自傲,又有自卑和排外心理,我虽然不能体会她当初的复杂感受,可是晦涩难耐,成长的路上,很多人都尝过。
再后来,她说自己考上了职称,还有了自己带领的小团队,算是晋升了,停课的这几年古筝的练习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没有老师的指导很难再突破和大的进步。
再回来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小女孩了,开朗,健谈,自信,稳重。学古筝的作用我们从来不敢夸大,生活里没有音乐,朝晖夕阳照样这样过着,却缺失了某些色彩。她说,把古筝比作阳光的指引者一点都不夸张,我们不必放大艺术对生活的提升作用,但是能在成长的路上,恰好遇见自己心仪的音乐,相信这样的成长是向上,向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