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乐音中学古筝曲“音色”多以吟揉来表现古典元素,这些演奏法的处理更多是让其依附在旋律、节奏、和声上的音色充当一种辅助的手段。而现代音乐创作中,这些躲在后面的音乐外在形态的音色印象逐渐被推向“前台”。20世纪是音色音响的新发时代,筝曲创作中亦然,作曲家们试图对传统演奏技法的革新,以一些常规的演奏技法来求得音色的变化,从而达到新音响的追求效果。
在王建民的筝曲创作中,他在一方面传承了常规的演奏技法,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的挖掘富有自身特点的演奏技法,如练习古曲:《幻想曲》中部展开段落就是i一个精彩的敲击音响片段。作者精心设计了三种不同敲击方法,即掌击琴板、掌握击琴板、拍击琴板。
在音乐的发展贯穿中,同时融入了这三种不同的敲击音响,将这种常规的技法形成的“非乐音”音响与旋律音调的“乐音”音响同时结合,在对比中达到融合统一。在加上作者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特色的节奏组合变化,强弱不规则的交替,造成了节奏上的不规律动感。这样,音色的变化和节奏的变化,几种可变因素的同时结合,形成了在变化中追求丰富的音响色彩。
古筝学习中使用新音色的同时,王建民并没有盲目的追求怪诞、晦涩的新音响效果,也没有忽视或抛弃古筝原本的传统演奏技巧,他认为技术数段都要为音乐的本质(即音乐之美)而服务,所以,他把非传统音色自然的融入与常规演奏法之中,是的非传统音色、常规演奏技术与变化节奏组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发开古筝音色音响效果的同时,自然不能忽略掉与传统演奏技法的节奏相结合,切忌舍本逐末,那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怪诞,而不是古筝的美。
本文由青荷古筝编辑整理,广州学古筝—青荷古筝